最青春.中文才艺展——歌谣唱我心
这是一场只属于自己的青春献礼,李梓瑄和刘嘉昱略带紧张的走上舞台,他们将要用并不熟练的中文来完成整场毕营式的主持工作。短短一个小时的表演,背后却倾注了营员们几晚的心血,从选曲到小品节目策划,所有同学群策群力,亲力亲为。

营员们在晚上准备节目
营员们在表演节目
台上节目轮番登场,台下营员早已红了眼眶,12天的经历难以忘怀。
最山水. 乐山一游——三江交汇出大佛
青衣江上无“青衣”,千年大佛岸上坐。岷江大渡河裹挟着泥沙奔腾而来,睡佛仰躺于此,时光安好。9月20日的乐山,阳光普照、碧空白云。穿着防水衣的营员们心情大好。在观光渡轮上听着大佛故事,仰望着江边静坐的71米大佛,眺望着山水、视角和想象共生的睡佛。

睡佛景观,从右到左依次是头、身子

营员们乘船游岷江,途经乐山大佛,大家兴奋地合影留念

乐山一游,营员们或许无法全部感知中国的佛教文化,但大佛慈悲护佑天下苍生的故事却记在了他们的心底里。
最艺术.书法篆刻——墨在纸上游,刀在石上走
中国书法是纸笔墨三者的配合,传统篆刻则是刻刀与石材的磨合。9月21日的课堂上,一众学员正在仔细聆听篆刻和书法艺术的奥妙。实践环节,大家更是亟不可待的想要一展拳脚。

学员们在中国文化体验室听老师讲解篆刻和书法艺术的奥妙




学员体验独照。
图1为唐老师;图2为张老师;图3为薛嘉懿;图4为欧阳文沁;图5为曾安妮和成艾绮;图6为董智博和刘嘉昱。
图7为谭泽轩;图8为陈士瑜;图9为曾涛;图10为黎绮雯、李梓瑄和陈士瑜;图11为成艾绮;图12为吴俄希。
图13为女学员们正在练习毛笔字;图14为薛嘉懿;图15为董智博;图16为曾涛;图17为唐婷;图18为胡宇杰;图19为龚紫正;图20为毛老师在教唐婷写毛笔。
最人文.中秋文化——同月同时不同俗
九月成都,丹桂飘香,又逢一年中秋将至,毛老师应时应景为学员们安排了中秋人文课。课堂上,大家了解了中西方月亮传说的不同之处、不同地区庆祝中秋的风俗、嫦娥奔月的传说和月饼等相关知识。
.
最韵味.水井“访”酒——时间的酝酿艺术
9月18日上午,营员们来到成都水井坊博物馆,一探中国酒酿艺术。营员们一边观赏古色古香水井街酒坊遗址原貌,感受拥有600年历史的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一边听导游讲解酒的发展历史,观看酒从发酵到蒸馏的全过程,还通过品酒的趣味课程,了解了不少关于酒的专业知识。

营员们参观古代酿酒厂,了解了酒的酿造过程
最特色. 竹艺文化——当瓷胎竹编遇上非遗文化节
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了令营员们最兴奋的事儿。逛小吃,买纪念品,看表演,营员们在这里深切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非遗文化底蕴。此前,营员们还在锦官驿小学的课堂上体验了瓷胎竹编。
拿着由传统手艺制作的棉花糖,小营员笑开了花

锦官驿小学的“小老师”正在耐心地为两名营员讲解制作过程
最运动.太极拳法—刚柔相济中国武术
平时蹦蹦跳跳的活泼身影在操场上努力适应着沉静,大家专注地、慢慢地摸索太极奥秘,跟着老师的节奏,耐心学习着一招一式,脸上是少有的严肃。





学员们向老师学习打太极。
图1为唐老师;
图4为陈士瑜、黎绮雯和唐婷;
图5为龚紫正和曾安妮。
两周的朝夕与共,大家早已结下深厚友谊,与同学、与老师、与成都。这群来自澳大利亚的同学从成都带走了美好记忆,也为我们送来了一份绵绵情谊。四川省侨联祝福这群可爱的朋友健康成长!也愿他们当好中澳学生间的友好使者,在传承中国文化、繁荣中澳两国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